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创业政策 > 政策通知
忠县人民政府关于新形势下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 实 施 意 见
来源:本站 时间:2021-02-26 18:34

     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和市委、市政府工作要求,全面落实《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新形势下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(渝府发〔2020〕10号),结合忠县实际,现就新形势下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意见。

一、总体要求

(一)指导思想

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、三中、四中全会精神,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“两点”定位、“两地”“两高”目标、发挥“三个作用”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,坚持新发展理念,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坚定“双特”发展思路,紧紧围绕加快打造“一地一城三区”目标,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、全市“一区两群”协调发展,深化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,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,改造升级传统服务业,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,发展培育服务业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,着力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品质,持续推进服务业领域改革开放,构建优质高效、业态先进、布局优化、竞争力强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。

(二)发展原则

——坚持把提高供给质量作为实现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。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,坚持数字化、智能化发展方向,提档升级传统服务业,建设一批物流服务、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平台和休闲娱乐、文化艺术、教育医疗等生活性服务平台。

——坚持把培育新兴业态作为实现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。适应服务业内涵、形式及实现途径变化,抢抓疫情催生的线上购物、线上阅读、线上娱乐、线上游戏等市场机遇,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。

——坚持把打造服务品牌作为实现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。引导企业树立标准化、品牌化发展意识,推动企业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全面实施,加强服务品牌保护力度,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知名服务品牌。

——坚持把推进改革开放作为实现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。更好发挥政府规划和政策引导作用,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,聚焦突出矛盾和关键环节,推进一批改革事项,释放服务市场活力,构建一流营商环境。

(三)发展目标

到2025年,服务业增加值规模不断扩大,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46%;服务业结构更加优化,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60%;吸纳就业能力持续提升,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县从业人员比重55%;服务业实体经济进一步壮大,服务业“四上”企业达220家。

二、重点任务

(一)金融服务。发展安全高效、绿色普惠、开放创新的现代金融业,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能。积极承接成渝地区金融产业转移和金融功能外溢,争取更多金融机构来忠设立分支机构。深化金融体制改革,推动金融机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,完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,实施授信尽职免责,引导金融机构提高首次贷款、信用贷款、无还本续贷发放比例,扩大知识价值信用贷款、商业价值信用贷款投放规模,提升“三农”、小微企业金融资源配置比例。建立健全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预警、早期预防机制,提高金融风险防控和处置能力。到2025年,力争全县金融市场主体达35家,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6%。

(二)信息传输、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。围绕国家战略,强化基础服务建设,提升信息传输、软件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。科学统筹城乡5G网络布局,加快5G基站建设。积极融入全市“千家软件企业培育工程”,争取软件开发企业落户我县。加快推进移动、联通、电信、网络公司等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升级,提升信息传输服务水平。支持“五一社保”做大做强,推动忠州创业谷提质提能,提升信息技术服务水平。加强基于大数据、云计算、区块链、人工智能、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软件产品研发和应用,推动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发展。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,培育壮大信用市场,提供多个场景的信用应用。到2025年,全县信息传输、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收入达32亿元。

(三)科技研发与设计。依托国家柑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,携手成渝地区推动柑橘产业产学研用,加快建设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。积极争取中科院成都山地研究所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在忠设立分院分所分中心。鼓励天地药业、特瑞新能源等企业与高校、科研院所等科研机构开展合作,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科技创新中心、区域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和众创空间、孵化器、加速器等科技创新平台。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等改革试点,持续实施科技型企业培育“百千万工程”,着力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、自主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科技型企业。推动“设计+”工程,积极引入工业设计、时尚设计、建筑设计、动漫设计等机构。加快推进三一绿色智能建筑园建设,提升装配式建筑一体化集成设计水平。到2025年,全县市级以上科研创新机构达20家,科技型企业达300家,全县R&D经费投入达3.5亿元。

(四)现代物流服务。加快建设新生港物流园,依托新生港万吨级深水良港优势,提速推进铁路、高速公路等重大项目建设,构建畅通东西南北、融合铁公水空、汇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多式联运物流枢纽体系。提档升级海螺水泥专用码头,推动乌杨公用码头一期技改扩能,推进忠县通用机场建设。争取新生港设立开放口岸和保税港区。积极吸引国内知名物流企业在我县设立公司总部、区域总部、结算中心、研发中心等,发展引入第三方、第四方物流,培育供应链物流、智能物流和枢纽物流。推动城乡配送网络向末端延伸,推进城乡配送服务标准化,夯实邮政快递行业基础支撑作用。加快布局一批冷链物流设施,推动冷链物流全链条融合发展。到2025年,全县客货运总周转量达90亿吨公里,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达16亿元以上。

(五)电子商务。依托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建设,切实丰富线上业态、提升线上服务、规范线上管理。聚焦柑橘、笋竹、中药材、茶叶等特色产业,加快培育壮大电商主体。做响“柑橘网”,提升“忠橙”“忠州橙汁”等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,加快建设全国柑橘交易中心。推动县级公共服务中心、乡镇(街道)服务站、行政村电商点提质扩容,壮大三级电商服务体系。推动忠县电商产业园建设,加强电商要素集聚发展,积极引入阿里巴巴、京东等一批平台商、服务商和电商企业。抓好新浪重庆“百县千红新农人”等电商扶贫项目,培育直播带货经济。持续开展电商人才精准孵化培训,建立电商专业人才库,推进电商与金穗惠农通融合发展。到2025年,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00亿元。

(六)服务外包。抓住重庆获批“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”契机,积极向上争取布局服务外包产业园、示范区及特色服务出口基地,加快承接服务外包产业转移。提速推进重庆数字经济(电竞)产业示范园建设,重点发展电竞、动漫、网游设计研发及运营服务、内部管理等为主的技术性业务流程外包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,引进县外大型服务外包企业和重点项目。鼓励企业建立研发中心、服务中心等分支机构。探索依托职业教育设立服务外包培训,培训服务外包实用人才。到2025年,县外服务外包收入达5亿元以上。

(七)会展服务。鼓励企业直接参加“智博会”“渝交会”“西洽会”“高交会”“军博会”“农交会”等展会,联动周边区县举办跨区域展会。围绕数字经济、智能制造、生物医药等领域,加大培育区域性会展品牌,举办长江三峡盆景文化艺术节。积极参加“线上智博会”“线上西洽会”等智慧展会,着力引入一批知名展会在忠设立分会场。培育汽车、美食、婚庆等本地品牌展会,探索推动以电竞、旅游、餐饮住宿等为支撑的会展产业。到2025年,全县会展直接收入2亿元以上。

(八)检验检测服务。加大公共检验检测资源配置,推动检验检测机构信息化建设,提升综合服务水平。围绕公共卫生、农产品质量安全、生态环境等热点领域,力争新引入2家检验检测机构。以新能源、生物医药为支撑,强化与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合作,探索搭建融合检验检测、分析试验、技术研发、培训咨询等融合发展的检测服务平台。加大政府公共管理、公共服务检验检测机构市场化转型,支持民营检验检测机构开展公益性服务,推动具备条件的检验检测机构转企改制。到2025年,民营检验检测机构达10家。

(九)教育培训服务。以满足高品质教育培训需求为导向,发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服务。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,与绵阳、达州、万州职业技术学院合作,争取成渝地区职业技术学校迁入忠县。加大与成渝地区优质教育集团、名校合作力度,提升教育综合实力。引进培育职业培训、技能培训、兴趣培训、幼儿教育等市场主体,推进职教实训基地建设。扩大职业技能、通用职业素质和求职能力等综合性培训范围,推广“工学一体化”“职业培训包”“互联网+”等先进培训方式,建设互联网培训平台。加快推进教育培训信息化建设,发展远程教育、网络培训、线上授课等,建立与毗邻区县和成都教育发达地区合作平台,促进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。积极争取“学历证书+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”制度试点工作。积极借鉴小平干部学院经验,加快忠文化干部学院建设,为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。到2025年,力争民办教育及技能培育机构达70家以上,基本实现教育培训信息化、现代化。

(十)专业中介服务。发展人力资源、会计、法律、咨询、信用、知识产权等与特色产业紧密相关的专业中介服务业。做强忠县重点产业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,指导培育“特色工业专利导航服务中心”。引入优质人力资源服务企业,搭建完善线上招聘平台。积极招引成渝地区会计事务所、律师事务所进驻忠县。支持第三方信用机构发展,培育壮大信用市场。支持专业中介服务网络平台聚合专业人才和服务机构,提供“互联网+”定制化解决方案和管家式服务。探索建设专业中介服务业示范区,努力构建高层次、多门类的专业中介服务体系。引导中介机构进行行业化管理,规范中介代理行业秩序。到2025年,专业中介服务机构达120家以上。

(十一)健康服务。建立健全重大疫情救治机制,建设平战转换医院。强化健康优先导向,推行预防、保健、治疗“三位一体”的健康干预方式。持续实施“三名”工程,支持县人民医院创建三级医院。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,积极推进智慧医疗、美丽医院建设。完善县域远程会诊中心建设,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城乡共享。探索多元素中医药服务健康管理,传承和创新中医药事业,提升中医药服务质量。围绕全生命周期管理,优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,积极发展大健康产业,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,培育健康咨询、康体美容、康复保健、健康保险等服务门类,推动健康服务与旅游、养老等跨界融合发展。到2025年,基层首诊率稳定在73%以上,新发展民营医院2家。

(十二)文化旅游体育服务。做实“八项体验活动”,推行“快进慢出”“快旅慢游”。推动石宝寨创5A等“添A”工程,加快建设三峡港湾。深化成渝地区旅游组合营销,主动融入“巴蜀文脉”人文旅游产业集群,探索套票、联票制,打造成都武侯祠—阆中古城—忠县“烽烟三国”—云阳张飞庙—奉节白帝城三国文化旅游专线、四川达州—重庆忠州博物馆·白公祠—石宝寨—巴南区巴文化旅游艺术长廊专线。建设石宝盆景特色小镇,持续举办长江三峡国际马拉松、长江三峡网络音乐节、长江三峡电竞节等赛事节会。发挥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优势,加快建设三峡橘乡·田园综合体,做强“中国柑橘城”“三峡橘海”等乡村旅游精品品牌。改扩建体育设施及场地,打造慢行步道,建成县体育中心。到2025年,全县年接待游客人数1600万人次,体育健身场地达165万平方米,文化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8%。

(十三)养老托育服务。统筹解决“一老一小”问题,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养老托育服务。推进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,改扩建一批社区(乡镇)养老服务机构。探索“互联网+”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,强化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衔接,提升养老服务质量。提升特困供养服务设施水平,持续推进社会养老机构规范发展,支持博爱佳园、县福利中心示范化建设。发展公办幼儿园,推进香山小学、乐天小学等附属幼儿园及忠州幼儿园老校区提质提容。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,推动标准化建设。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开展托育服务,普及推广“四点半课堂”,加快忠县妇幼计生中心示范性托育服务机构建设。到2025年,民办养老服务床位运营比例达78%以上,托育机构达8家。

(十四)高端商业。完善商圈交通、市政设施等,培育引导高端商业向品牌化、连锁化、互动性、综合型发展,引领全县消费升级。运营好忠州购物公园,加快五洲国际商贸城、爱琴海购物中心等商业综合体建设,引入高端知名品牌入驻,打造高端服务业集聚地。优化夜间经济规划布局,发展夜间经济,集中打造滨江夜市、忠州购物公园Space酒吧、忠州美食城夜间经济核心聚集区。鼓励企业采取小程序、直播、微信、短视频等社交平台,提供“云逛街”体验式服务场景。到2025年,全县入驻国内外知名连锁店、精品店、旗舰店300家,城市综合体产出强度达10亿元/平方公里。

(十五)批零住餐服务。建立健全现代批发零售服务体系。优化批发零售业布局,引导老城区传统大型商品交易市场外迁。优化北山、巴王、中博等街区商业服务,加快建设亿元级农批市场、智慧物流园区,打造以钢材、农产品、汽车、建材、家居为一体的专业市场集群。发展无人商店及智能商超,推动“天猫小店”、“苏小店”等模式,促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、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融合互动。积极培育市级餐饮特色品牌,建设一批特色美食街、绿色饭店,发展“网上餐厅”,推动忠义大酒店、忠州国宾酒店等酒店星级创建。推动田园综合体商旅文体联动发展,建设一批特色民宿、星级农家乐。到2025年,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00亿元。

(十六)社区及家政服务。围绕创造高品质生活,构建便利、规范的社区及家政服务体系。优化社区便民服务布局,丰富社区医疗、保洁、养老、看护、维修、美容美发等便民服务内容,打造15分钟社区便民慢行生活服务圈。鼓励发展社区服务新业态,发展智慧零售终端、定点投放、流动菜市等新型服务方式,积极创新配送新模式,完善配送站点网络。开展物业服务专项治理,提升物业管理、安保、快递配送等规范化、标准化水平。搭建智慧社区服务平台,构建社区居民线上消费线下体验的生活方式,打造集生活服务和社区治理于一体的社区生活管家。实施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工程,培育规模以上企业。开展家政从业人员培训,提高家政从业人员素质,推进服务标准化,提升家政服务规范化水平。推动家政进社区,促进居民就近享有便捷服务。开展家政服务质量认证评价,打造“忠州好信”品牌。到2025年,全县规模以上社区及家政服务企业达20家。

三、保障措施

(一)加强组织领导。建立县政府常务副县长牵头、各分管县领导统筹、各行业主管部门具体负责的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联席会议制度,明确职能职责、完善工作机制,加强对全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统筹协调。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司其职、密切配合,形成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合力。

(二)强化政策扶持。认真落实全市关于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23条、“支持企业40条”及市级各专项领域扶持政策,继续推动全县电竞、物流、文旅、电商等扶持政策落地,加快研究出台商贸扶持政策。加强政策执行情况督导评估,确保各项扶持政策惠企惠民。

(三)优化营商环境。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标准,进一步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、商事制度改革,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,打造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的营商环境。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,对服务业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实施包容审慎监管。加大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,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。强化服务业价格监管,及时查处消费侵权等问题。

(四)增强人才支撑。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主体作用,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,推动服务业领域企业做好人才引进培养工作。以知识资本化为核心,通过技术入股、管理入股、股票期权激励等多种分配方式,吸引集聚领军人才。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与市内外知名企业、高校等创新资源开展合作,柔性引进人才和智力。推动生产性服务人才专业化、生活性服务人才职业化发展,支持县内企业与市内外职业院校、技工学校开展合作,建立“订单式”技能人才培养模式。

(五)完善统计监测。严格执行国家和市级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,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为基础,切实做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监测。建立服务业发展形势分析制度,加强服务业和重点企业运行监测分析,充分发挥统计监测预警作用。

原通知网址链接

咨询热线
关注我们
联系我们